制冷品牌APP月報分享(4月上旬)
原材料價格“魔性”上漲,對制冷企業影響這么大?
近日《制冷商情》記者從制冷機組、兩器、壓縮機等企業處了解到,2021年主流企業基本保持了20%—30%的增長,也有個別企業還突破到60%。不過,絕大部分企業反饋,雖然增長良好,利潤卻反其道行之。甚至出現了銷售最佳,利潤有史以來最低的局面。究其原因還是原材料不穩定、疫情、海運等影響導致。
斷供預警!巴斯夫關閉全球最大化工基地!原料狂飆50%!
德國3月31日表示拒絕天然氣盧布結算的要求,消息一出化工巨頭巴斯夫發聲了!據chemweek報道,巴斯夫29日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天然氣作為原材料或能源(在德國)沒有替代品!天然氣短缺將導致其沒有足夠的能源用于化學生產,并且缺乏制造產品的關鍵原材料。
巴斯夫表示,如果將向德國路德維希港基地供應的天然氣,減少至當前需求的一半以下,將導致全球最大的化工一體化生產基地運營完全停止!巴斯夫使用的天然氣中,約60%是生產化學品必須的能源,其余40%則是用作關鍵原材料,以此來制造基礎化學品,“幾乎所有工業都得用這些化學品”。如果有一天,天然氣供給量達不到需求的一半,那么位于路德維希港的最大的工廠將不得不面臨停產。
這種冷風機短短幾年就火遍中國冷庫行業,憑啥?
冷凍冷藏行業有個怪相,冷風機多按照面積來算,不過這種亂象已經有很大的改變。平方量就算足夠,甚至超過原有的平方量,但冷量達不到也是浪費。兩器并不是說平方標好了冷量就對了,這是兩碼的事。
2021年,浙江高翔與冷庫冷源技術聯盟(CSTA)進行合作開發新產品,主要有以下內容:實現冷庫制冷系統數據化;推動電子膨脹閥替代熱力膨脹閥進程;助力翅片換熱器從面積向冷量轉型。此外,山東百福特、浙江凱迪、上海美樂柯、伊士班尼亞、福建漢凱等企業都表示,冷風機按冷量來才是發展關鍵。
盾安環境年報發布,透漏大消息
4月8日,盾安環境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8.4億,同比增長33.3%;實現歸母凈利潤4.1億,上年同期為-1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每股收益為0.44元。
從業務結構來看,“制冷配件產品”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制冷配件產品”營業收入為78.1億,營收占比為83.8%,毛利率為15.9%。
原材料價格飛漲,空調旺季廠商漲價拼什么?
產業在線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4月,家用空調排產比去年同期生產實績增長5.4%,空調排產增長主要受旺季效應拉動,尤其是內銷市場,4月排產較去年同期實績增長了14.9%。
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疊加疫情影響,漲價、搭載新風技術、服務競爭成為今年空調旺季市場的趨勢。
2021年半封閉螺桿壓縮機高增長背后的秘密?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總規模為3832億元,比2019年增長440.8億元,同比增長13%。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2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在建設模式上,物流中心、農貿市場以及商超等大型化、集中化冷庫越來越多。近幾年建成的冷庫,有不少是規模較大的冷庫,特別是重點城市和省會城市及農副食品的主要產地新建了不少大型冷庫,部分已形成冷庫群。
半封閉螺桿壓縮機受此利好影響,相關企業銷售普漲。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1年商用冷凍冷藏壓縮機表觀消費量為82.29萬臺,同比上年增長達到16.7%,創近十年來最高增幅,螺桿壓縮機2021全年增速達到30.4%。
《冷變2021中國制冷產業年度報告》介紹
今年,采購旺季一再被推遲,制冷企業產品無法布局到渠道,工程商無法獲取最新信息,賺錢時機眼看要錯過,怎么辦?
《冷變2021中國制冷產業年度報告》可為大家排憂解難。
報告內容分為12部分,有政策、技術、產品報告,也有行業數據、行業趨勢、行業大事記等,其中產品趨勢報告又分為13類,比如壓縮機、換熱器、配件電控、材料、制冷劑與銅管、冷庫、熱泵與空調、制冷設備、工具設備等。
我們可利用報告對每一家優秀企業做全品牌策劃與運營,從“個人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進行全面的包裝推廣,影響行業從業人員思想,產生共同的認同。
采購旺季只會延遲,不會消失,率先布局才能贏得先機,《冷變2021中國制冷產業年度報告》就是一個良好的載體。
3月份化學原料和制品價格同比漲15.7%,環比漲1.8%
國家統計局4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PPI環比上漲1.1%,同比漲幅回落至8.3%。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上漲15.7%,環比上漲1.8%。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